您现在的位置: 下冶教育网 >> 网站 >> 师生园地 >> 读书频道 >> 正文
让知识“变活”
 
作者:孟争    文章来源:二中    点击数:1683    更新时间:2013/4/7    

“用记忆来代替思考,用背诵来代替鲜明的感知和对现象本质的观察,————这是使儿童变得愚笨,以至最终丧失了学习愿望的一大弊病。”

                                ——摘自《给教师的建议》第58

案例: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猜对了吗》这一课围绕酒精灯的使用方法为重点让学生学会使用实验来验证猜想。通过这节课的讲解和实验我发现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充分被调动起来,而且酒精灯的使用方法也被学生熟练掌握,这部分知识的掌握程度比上学期的其他知识的掌握程度要好得多。通过上课的提问检查我发现开学这么久这一部分的知识是学生掌握最牢固的部分,虽然很多同学的回答不是完全和课本上的句子一样,但是他们都能用自己的语言将酒精灯的使用方法说出来,而且每个人都能让老师感觉到他们的自信心。

案例分析:苏老师在第58条中曾经举过一个例子,说的是一个五岁的孩子跟父母到树林里散步。过了很久之后当他们准备再次出去散步的时候,父母亲发现儿子急不可待地期待那个静静的、朗朗的早晨快点来临。而且这个小孩对上次散步的很多鲜明的、生动的细节还在孩子的回忆里闪闪发光。我觉得我的这个案例和苏老师的这个有着很多相似——无论是树林里的花朵还是酒精灯都让孩子们敏锐地感知到那些鲜明的、富于色彩、色调和声音的形象,并把它们很深地保持在记忆里。

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很多知识对于学生来说都是一些抽象的知识,而且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都很有限,所以这个时候教师的教学方法就变得很重要。比如说五年级上册科学书中的地球公转、自转这些比较抽象的知识完全让学生依靠死记硬背,对于学生理解公转引起四季变更以及昼夜长短变化、自转引起昼夜交替是很难的。起初我在一个班讲的时候只是简单的讲讲,并没有细致的给学生画图讲解以及使用三球仪,感觉效果不是很好。后来我又上网仔细搜索之后结合学校的三球仪和画图的方式给另一个班讲了一节课,大部分学生都能够明白并且能够根据老师引导的方法自己表达出来。于是我知道了老师要将这些知识用三球仪向学生演示出来的时候会很容易解释自转和公转引起的变化,也很容易让学生理解,同时明白了直观印象会很深的保持在孩子们的脑子里。就像酒精灯的使用方法,老师的演示是直观的,学生的亲自动手实验是每个学生所期望的,所以他们会将这些鲜明的、生动的细节完全刻在自己脑子里,即使不用背诵学生也可以依靠自己回忆当时的场景一步一步地将酒精灯的使用方法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来。

教学反思:根据自己亲身经历的这一案例,我觉得我们教师应该将我们所要教给学生的知识从枯燥的文字变成一些贴近实际生活的、鲜明的图画、知觉和表象来让学生吸收。例如三年级学生在学习动物冬眠的方式的时候,很多动物大家都见过,这个时候老师应该先告诉大家动物冬眠的方式有几种,然后引导大家回忆自己见过的一些动物都是采用的哪些冬眠方式,这样既可以让学生通过简单的例子记住动物的冬眠方式,也可以让学生很快的掌握这些知识,同时可以很大程度上的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将知识“变活”,让它们贴近生活可以让学生根据老师教给他们这些知识的方法中去学会思考,掌握正确的推理。尽量用直观法教学让学生获得直观、鲜明的信息来加深他们大脑中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同时要教给孩子们思考的方法,让他们通过自己平时生活中的实际现象来推理出一些自己没有学过的知识。

文章录入:jyxyjy    责任编辑:jyxyjy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